国际贸易系  
 
旧站回顾 |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 正文

欧盟威胁对中国实施最强贸易手段

发布日期:2025-11-17   点击量:

法国世界报报道,中国对稀土的新管制措施让所有西方科技行业都感到震惊。欧盟发出威胁说,欧盟准备动用“此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反胁迫工具”进行反击。欧盟准备动用此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贸易最强手段”,核心工具是2023年通过的《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ACI)。欧盟反胁迫工具(ACI)是欧盟2023年生效的最强贸易防御机制,旨在威慑并反击第三方国家通过贸易措施(如出口禁令或关税)胁迫欧盟政策选择。它从未被实际使用过,主要作为“核选项”存在。触发条件:需欧盟理事会27国中合格多数(至少15国,占总票数65%)同意认定第三国行为构成“胁迫”。目前,法国和波兰积极推动,但德国等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如汽车出口)持谨慎态度,可能导致分歧。可采取措施:关税与贸易壁垒: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或限制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服务与投资限制:暂停金融服务合作、审查中国对欧直接投资,或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如基础设施项目)。知识产权与出口管制:暂停技术转让、加强出口审查,或针对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极端选项:切断中国银行进入欧盟金融市场,或对特定中国人员/企业实施制裁。反胁迫工具(ACI)的创建源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对欧盟钢铝关税的影响,自2023年生效以来从未激活。法国此前曾在美欧贸易谈判中推动使用ACI,但没有成功。法国在推动这一机制上尤为积极。10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敦促欧盟考虑对中国启动反胁迫工具(ACI)。法国世界报表示,与过去欧盟讨论采用反胁迫手段对美国实施贸易报复不同的是,这一次,针对中国使用反胁迫手段,成员国间的反对声要小得多。一位欧洲高级官员甚至指出,“对中国动用‘反胁迫工具’反而可能让欧盟在面对美国时更有底气”,因为华盛顿一直希望欧洲能在遏制中国问题上与其并肩行动。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评估各成员国的意愿,并梳理哪些欧洲关键产品是中国离不开的,以此作为未来可能利用的筹码。不过,德国总理默茨仍倾向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他也不排除诉诸反制措施的可能。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将于本周在布鲁塞尔与中国会晤,寻求对话。欧盟发言人强调:“对话是最合适和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我们正专注于此。”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10月25日表示:短期内,欧盟会致力于与中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但我们已准备好在必要时动用所有‘工具’来应对。我们将与七国集团(G7)伙伴合作,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她同时也宣布了一个新的欧盟资源计划“RESourceEU”,以打破欧盟在关键原材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该计划将借鉴曾帮助欧盟共同克服能源危机的“REPowerEU”计划。冯德莱恩说,“RESourceEU”计划旨在确保欧洲工业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获得关键原材料的替代来源。该计划始于循环经济,旨在回收再利用在欧洲销售产品中已经包含的关键原材料。一些公司可以回收高达95%的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欧盟将加快与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智利或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关键原材料伙伴关系。

(山东电子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