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系  
 
旧站回顾 |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 正文

2025年上半年国内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98.05%,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居首位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量:

据食品安全抽检查询分析系统统计可知,2025年上半年国家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通报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302451批次,其中合格296547批次,不合格5904批次,合格率为98.05%。以下对抽检总量、产品品类、不合格原因、产地和抽样环节进行简要分析:(1)整体态势。抽检总量:302,451批次,合格率98.05%(较2024年下降0.14%)。高合格率品类(>99.7%)咖啡及咖啡制品、淀粉糖(100%)、乳及乳制品(99.90%)、罐头食品(99.79%);低合格率品类(<97%)蔬菜及其制品(96.49%)、水产及其制品(96.37%)、餐饮食品(94.09%)、食品相关产品(93.32%)。(2)主要不合格原因:1)违规添加剂(如含硫添加剂);2)农药残留超标(噻虫胺最突出);3)微生物污染(大肠菌群超标);4)卫生问题(阴离子洗涤剂残留)。(3)区域风险警示:高风险省份:甘肃(合格率76.47%)、海南(94.37%)、贵州(97.14%);抽检量前五省:广东(9.30%)、江苏(5.07%)、河南(4.38%)、福建(4.22%)、山东(4.12%)。(4)环节责任分析:环节不合格占比重灾区品类,流通环节67.60%,蔬菜/水果/水产制品、焙烤食品;餐饮环节24.49%,餐饮食品(占该环节不合格品97.9%);生产环节7.91%。饮料、食品相关产品餐饮环节关键问题:52.78%不合格品为餐饮具(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餐饮店(含小吃店、学校食堂)是卫生薄弱区。(5)行动建议:1)源头管控:强化蔬菜/水产的农药、兽药监管;2)加工规范:严打餐饮环节非法添加剂使用;3)卫生攻坚:推行餐饮具消毒标准化流程;4)区域整治:重点督导甘肃、海南等高风险省份。核心结论:食品安全总体平稳,但餐饮流通环节风险集中,农残、添加剂、微生物污染需系统化治理——质量是生命线,责任是防火墙。

(潍坊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