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研究进展及监测防控建议。产碳青霉烯酶的细菌曾经主要受到医院的关注,现在在欧洲各地的食用动物和食品中被检测到。这是EFSA关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CPE)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食物链中发生和传播的最新科学意见之一。自2011年以来,在30个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中的14个国家的食物链中检测到CPE。最常报告的CPE是大肠杆菌、肠杆菌、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主要源自陆生食用动物(猪、牛,其次是家禽,它们是欧盟常规监测抗菌素耐药性的动物物种)。报告的CPE病例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猪、牛和家禽中,2021年和2023年一些会员国的病例数量显著增加。30个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中有10个已经制定了控制和调查这些细菌的应急计划。为了防止或尽量减少CPE的发生和传播,EFSA建议:将监测活动扩大到目前未监测的其他食物来源(如海鲜产品和蔬菜)以及其他细菌种类(如克雷伯菌);改进检测方法,进行追溯调查和细菌分子分型,以阐明传播途径,包括通过工人和饲料的潜在传播;将研究重点放在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上,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细菌如何在食物链中传播。
(山东齐贸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