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系  
 
旧站回顾 |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摩擦信息 -> 正文

英国发布《智能机器战略2035》

发布日期:2025-04-10   点击量:

2025年2月11日,英国机器人增长伙伴关系(RGP)发布《智能机器战略2035》,旨在推动英国智能机器领域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领导者。该战略围绕需求和供给两大关键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和建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时间表。该战略认为,智能机器是具有协作联网功能的工具,能与人类在物理世界协同工作,对英国应对诸多挑战、实现经济增长和提升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因此需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努力,发展智能机器生态系统,以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战略目标与行动。(1)需求目标-推动智能机器的采用和应用。构建英国客户基础:英国企业在部署智能机器时缺乏榜样和早期采用者,为此政府可利用公共采购刺激需求,与供应商合作确定需求、测试原型;行业可开展联合行业项目(JIPs),政府也可提供金融激励,如政府支持的采购计划、税收优惠等。此外,设立智能机器办公室(OSM)至关重要,它能协调各方,推动公共采购创新,促进JIPs发展,研究金融激励措施,为智能机器政策提供建议。“先试后买”模式:许多组织对智能机器了解不足,“先试后买”有助于降低其使用门槛。合成模型在智能机器创新和增长飞轮中意义重大,能加速和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为投资提供依据。相关开放工具的实施将在供给侧进一步探讨。刺激本地市场:区域举措对刺激需求十分关键。英国不同地区产业各有优劣,可通过建立区域翻译中心,为企业提供试用和原型开发的场所。这些中心若与卓越研究中心合作,可实现自我维持,并在测试认证、促进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英国已有部分此类中心在运营,但覆盖范围有待完善。协同思考-协调需求侧:需在不同用例、政府部门和行业间加强系统思考,提高组件重用率,减少成本和风险,增强敏捷性和互操作性。OSM和区域翻译中心应发挥连接作用,探索新解决方案的潜力,同时OSM还应研究供应链相关问题,并开展国际合作、行业调查等活动。市场需求与监管作用:明确智能机器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时,监管和保证至关重要。英国应在智能机器监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识别风险,制定标准和原则,协调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同时,要关注社会态度和信任问题,确保智能机器与社会共同发展,利用Living Labs进行测试和推广。此外,还需根据AI监管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立法框架,明确人类监督和控制的方式。(2)供给目标-发展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英国供应基础:模块化、网络化、开源的智能机器组件有助于实现“先试后买”,提高产品和服务开发效率。英国应推动组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加强智能机器间的通信协作,融入更广泛的网络。为此,建立智能机器卓越中心(CoE)很有必要,它能开发和管理相关工具,促进生态系统内的连接与协作。区域智能机器翻译中心对供给侧也意义重大,可为企业提供创新和测试空间,推动基于区域的创新和应用。同时,应考虑在区域内提供服务型制造设施,促进制造环节的本地化。此外,英国智能机器初创企业在融资上面临困难,政府应设立智能机器风险投资基金,并优化投资部署模式,吸引更多私人投资。人才-发展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技能:研究和技能是英国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在科学和创新研究方面,英国应关注人工智能、物理能力提升、模块化与可重构性等领域,开展国家10年智能机器研究与创新计划,加强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在国际合作上,应与国际伙伴协作共享,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智能机器研发。在技能培养上,制定国家技能维护和发展计划,涵盖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多样化专业人才。实施计划。(1)冷启动阶段:此阶段聚焦于为增长飞轮的转动奠定基础,通过刺激需求来促使飞轮开始运转。在需求侧采取了一系列关键行动:成立智能机器办公室(OSM),期望在12个月内完成组建并制定3年运营战略,同时开展至少3个试点项目;确定并实施5-10个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公共采购及私人联合行业项目(JIPs),2年内完成,以此展示智能机器对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推动政府在3年内将智能机器的使用量提高50%;在具有产业和学术优势的地区发展区域翻译中心,18个月内在5个地区启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实验和原型制作平台,2年内支持100家中小企业进行智能机器解决方案的原型制作,实现中小企业在3年内对智能机器的采用率提高50%;OSM召集跨部门工作组,18个月内发布3个跨部门路线图,确定智能机器应用的共享需求和协同效应,并在3年内试点部署2个跨部门智能机器系统,以促进政府和行业的系统思维;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安全、道德和保证标准,3年内为3个优先部门实施认证标准,创建“风筝标志”认证计划,5年内认证100种智能机器产品,与国际组织合作确保与全球标准一致,在第4年将认证智能机器的上市时间缩短25%。(2)临界点阶段:该阶段重点在于刺激供给侧,使增长飞轮能够自我维持运转。供给侧的主要行动包括:创建卓越中心(CoE),12个月内完成创建并启动,负责开发开放工具,推动智能机器构建模块的模块化模拟和物理构建块的社区发展,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发布首批开放工具,区域翻译中心在2年内各支持10家供给侧中小企业;加大对关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资金投入,投资前沿研究领域,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保持英国的竞争优势,12个月内启动智能机器研究与创新计划,3年内每年发表300多篇同行评审研究论文,确保3年内获得1亿英镑的私营部门共同投资;与地区大学和技术学院合作推出智能机器相关的硕士课程和博士项目,4年内培养1000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每年安排5000人从事智能机器相关工作,与行业合作创建再培训计划和学徒制,3年内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入学率提高25%,其中至少30%来自代表性不足的群体,扩大国家STEM项目,重点关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3)逃逸速度阶段:这一阶段旨在通过供需双方的相互强化来加速增长飞轮的运转。供给侧为50家公司提供成长阶段的资金支持,解决规模扩大的挑战,3年内完成投资,使这些企业的平均年收入增长20%,吸引私人风险投资,采用苏格兰国家投资银行模式放大资金影响,5年内实现智能机器出口增长25%;需求侧与供给侧协作,确定5-10个具有强大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基础的地区,建设服务型制造设施,3年内建立5个区域设施,每个设施每年至少支持10家企业,翻译中心与私营部门投资者和地方政府合作资助和运营这些设施,5年内使50家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大规模生产,将设施与区域翻译中心共址,整合原型制作、测试和规模化能力,5年内将国内智能机器组件的产量提高30%,减少25%对海外制造的依赖;通过卓越中心,为智能机器组件建立统一的开放标准,确保系统集成,鼓励模块化系统设计,支持创建共享平台以实现组件重用,4年内使80%的制造商采用模块化标准,5年内实现系统集成。(4)成熟和护城河阶段:当智能机器生态系统活动达到临界规模后,进入此阶段。主要目标是持续减少限制增长的摩擦因素,通过对《2035年智能机器战略》进行评估和更新,审视进展情况并考虑进一步的生态系统行动,从而保持英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设置进入壁垒,抵御国际竞争对手。

(山东电子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