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议员马克·格林(Mark Green)提出名为《2025年对华技术转让管控法案》(China Technology Transfer Control Act of 2025)(H.R. 1122)。该法案旨在管控向中国出口某些对美国国家利益重要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以所谓的“防止我国军方获取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5年对华技术转让管控法案》彰显了美国在重构技术供应链方面的强硬立场,其文本内容深刻揭示了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战略逻辑。该法案旨在通过“出口管制+制裁威慑+清单围堵”的综合性机制,构建一个从技术研发、跨境流动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封锁体系。但需指出,该法案目前仍处于立法程序的初级阶段。在美国复杂的立法流程中,一项法案从提案到最终生效,需历经委员会审议、两院表决、总统签署等多个环节,其中绝大多数法案可能因政治博弈或利益协调而被大幅修改甚至搁置。当前,该法案仅由众议员马克·格林提出,尚未进入实质性的审议阶段,其内容更多反映了部分鹰派议员的政策主张,尚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密切关注该法案在国会委员会的审议进展、两党态度以及利益集团的博弈情况。尤其需要预判法案关键条款(如限制范围、制裁措施力度)的修订方向,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策略。同时,企业还应提前评估自身供应链与技术合作中可能涉及的敏感领域,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分级应对预案,以确保在风险来临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降低损失。
(山东省林业产业联合会供稿)